2005/11/22 | 出国札记(四):有女如斯
类别(人物小志) | 评论(1) | 阅读(55) | 发表于 08:58
斯维达这个女孩子是我不得不提到的乌克兰女孩。拥有美丽的面孔和迷人的身材,且能说会道的热情,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们一到胡斯特,她便准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见到我时,她的嘘寒问暖让我深受感动,差点红了双眼。
斯维达来自于单亲家庭,父亲在她幼年时离弃了她们母女,母亲是小学教师,她把女儿抚养成人,一直未嫁。我见到斯维达时,她已经是二十八、九岁的样子了,可却还是没有合适的男友。那个小城的女孩子结婚的年龄是比较早的,公司一个出纳当时与斯维达差不多年纪,却有个上小学的女儿。相比之下,像斯维达这样还未谈婚论嫁的女孩倒有些不"正常"了。
后来,我知道斯维达在公司的人际关系不好,特别是在女同事之中,对她基本上没有好的印象,认为她自恃老板对她的器重而对同事们"狐假虎威"。眼见她与其他女同事相处甚难,但自认为对她还无诚见,别人说她不是的时候,我还会为她申辩几句。
然而,随着几项工作的失利,老总又听闻她借渡假的名义为其他公司工作的新闻后便开始针对且防范着她了。有时老板中国式的尖锐的反问,我只能用委婉的语气转达给她。中国人自古以来善用"笑里藏刀"这一招,但这样的招数被我一委婉和旁白说明,倒显得平淡了。慢慢地,斯维达开始把矛头指向了我。最后,她竟然把一切的改变归结为我的翻译和对她有成见,这无异于说是我在中间拔弄是非了。她开始改口说以前的翻译有多认真,多中肯,从来不会出错,她们的关系有多融洽等等。这些真使我郁闷非常。同事们开解我,说没必要理会她,更何况我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不可能被她的几句话就抹杀得掉的。
乌克兰的劳动关系制度很复杂且书面化,公司甚至无权力解雇员工。一方面,老总在想尽方法想辞掉斯维达,一方面,作为曾经的行政主管,斯维达很了解公司的一些软肋,便时不时的写些检举信到税务、工商和政府检查部门。那段时间,公司疲于应付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更要应对斯维达母女对公司的投诉。一切无果后,斯维达的母亲竟到公司来,要找老总理论,老总不愿见她,她便找到我与我吵了起来。那是我在国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吵架经历,场面的"惊心动魄"让我至今难忘。爱掉眼泪的我当是还是不争气的流出了委屈的眼泪,我气急败坏地说,好人是不得好报的,如果她怀疑我为人的品质或是其他,可以另请高明来为她女儿"伸冤",我不再为她作任何翻译,也不想说任何话。最后,我以沉默表示我的愤怒和委屈。
有生以来,应该没有人见到我像那次般的激动和愤慨,直至今天,我还记得当时那气得发抖得厉害的握紧茶杯的双手……
0

评论Comments